最新活動

人氣小窩

  • rita1010
  • ab5904150
  • linsandy1202
  • long168
  • ly5400
  • pyes24
  • 960821
  • jessica7165
  • jyps99102
  • wasa0928
  • naccy123
  • ty28941208
  • coffee
  • judy725725
  • bigheadsue
優學網首頁 > 教育專欄

樹頭若顧(站)好在,不怕樹尾做風颱

作者:新北市中和高中 黃玉真老師

轉寄列印文章討論

    「老師、老師!張大同又在嘲笑李美麗不會背九九乘法了」這是小四的李美麗,因為弄不清楚九九乘法,就常常被同學霸凌,視為智障。

    「這一道是我大學第一次失戀時割的;這一道是我第二任男朋友劈腿時割的;這一道是我先生有外遇時割的。」這是成年後的李美麗細述她手腕上的割痕。

    在升學主義、考試主義、功利主義下,常常讓很多人不知如何面對生活的挫折與失落,於是免疫系統比較差的體質,就產生了心身症、精神官能症,乃至於是精神疾病。除了個人特質外,從小我們的學習成長環境,也忽略了最重要的生命教育,使我們忘了自己、忘了他人,乃至於忘了我們生存的環境。於是自我傷害、霸凌他人、破壞環境,造成了生命無窮盡的災難。

    像李美麗這樣的個案,在我們的社會愈來愈多。從小時候的無助,到長大後的自我傷害,都是因為無法體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,於是只好選擇自殘,來替代挫折所帶來的痛苦與悲傷,更甚者,是以自殺或者殺人,來毀滅生命的存在。

    身為一個從事輔導工作的心理師,我很心疼這樣的個案;身為一個高中國文老師,我很惋惜這樣的學生。而我們深知,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,所以紮根於國小的生命教育,的確是教養健康國民的最重大課題。

    我很喜歡台灣一句諺語,是「樹頭若顧(站)好在,不怕樹尾做風颱」,樹的根生得深、紮得穩,即使狂風暴雨,損得了枝葉,也損不了樹根。在雨過天青後,樹木依然會迎向陽光,蓬勃生長。

    同樣地,用在教育上,小學的生命教育紮得穩,國中、高中,乃至於大學,進入社會,即便在人生的旅途中,充滿荊棘與困頓,面對未來仍會有無窮的勇氣與希望。

    而生命教育是什麼?依據教育部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---

    生命教育活動乃從觀察與分享對生、老、病、死之感受的過程中,體會生命的意義及存在的價值,進而培養尊重和珍惜自己與他人生命的情懷。

    生命教育的內涵是:
    我我關係----尊重和珍惜自己生命的情懷。
    人我關係----尊重和珍惜他人生命的情懷。
    天我關係----體會生命的意義及存在的價值。

    如果張大同懂得尊重他人,就不會嘲笑李美麗,進而可以教導李美麗背九九乘法;如果李美麗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,就不會在長大後自我傷害,進而能體會自我存在的價值,這樣的生命教育就是社會穩固的基石義。

    那麼如何教導孩子的生命課題呢?除了主要在國語課堂上,文章與情意生命的結合外,還可以運用各種媒介、方法,催化引導對生命的體悟:

    (一)繪本書籍漫畫:例如:想念外公、愛心樹、水蜜桃阿嬷、我還有一隻腳、不存在的女兒、讓高牆倒下吧、花田一路……等,透過各式各樣的書,來引導孩子在閱讀的情懷中,思考活著的可愛。

    (二)電影卡通:例如:送行者、不能沒有你、明天過後、阿凡達、海綿寶寶、小美人魚、小丸子、宮崎駿系列電影、河童之夏……等,在視覺、聽覺感官的印象裡,加深孩子的悲憫心。..

    (三)參觀訪問體驗:利用機會參觀各種博物館,或者到養育院擔任志工,或者接觸大自然……等,以親臨生命現場的感動,貼近最真實的自我。

    (四)護生惜物:可以養育寵物、種植植物、感謝舊物……等,接觸一種成長的動植物;穿戴使用的衣物器皿,都是培養孩子的感恩心、愛物情。

    (五)善用儀式:以一種象徵性的行為,表達我們的情感目的,例如:婚喪喜慶、風土民情、宗教禮儀等各種儀式,了解儀式在生活中的影響,與生存環境的關係。

    其他如:歌唱、音樂、舞蹈、雕刻、禪坐……等,生活中的點滴,只要我們能善用,透過引導與體會,都是涵養性情、內化生命的素材與方法。

    以愛、以榜樣,涵養孩子的善性;以方法、以媒介,澆灌孩子的善根,我們便能照顧好這株幼苗,在成長的過程,不論風驟雨疾、天搖地動,相信我們的孩子,都能學會尊重與珍惜,在苦難過後,迎向璀璨的陽光。

轉寄列印文章討論

作者:新北市中和高中 黃玉真老師

姓名:黃玉真
現任新北市中和高中國文教師

利用課餘時間,從事義務張老師服務,至今25年
94年經由國家特考取得諮商心理師的證照
台北市心衛中心的危機處理安心員與講師
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的督導、講師
台北市諮商學生諮商中心的危機處理心理師

其他教育文章推薦

不要求個個品學兼優(作者:高雄縣鳳山國中 林佑蘋老師)

一起感謝的人~比媽媽還要媽媽的媽媽(作者:高雄縣鳳山國中 林佑蘋老師)

以堅定自在的態度來面對孩子的情緒(作者:新北市復興國小 曾怡茹老師)

分數之外,孩子要走的路,還很長(作者:新北市私立育才雙語小學 詹心儀老師)

行為改變技術如何巧妙的運用在身障孩童身上(作者:台北市西園國小 潛能班實習教師鄭伊婷)